• <code id="wmqio"><noscript id="wmqio"></noscript></code>
    <tr id="wmqio"></tr>
  • 歡迎您瀏覽科學網電子雜志。
    科學網是由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工程院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,中國科學報社主辦的專業性網站。
    目前,科學網電子雜志用戶數量近一百萬人,主要來源于國內各大專院校和研究院所,以及近五萬名海外華人科學家。    免費閱讀
     
    構 建 全 球 華 人 科 學 社 區
    科學網
    ScienceNet.cn
    電子雜志
    (9月28日至10月11日)  2023年總第812期
     
     通 知  
     
    教育部公布最新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  10-9
    新一屆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名單公布  10-8
    湖南省發布2024年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  10-8
    科技部等部門印發《科技倫理審查辦法(試行)》  10-8
    《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方案》印發  10-7
   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第一批擬立項項目公示  10-7
    2024年第八屆數字信號處理國際會議
    第五屆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國際會議
    第9屆水資源管理與工程國際會議
    2024年第六屆亞太信息技術大會
    第四屆人工智能與計算工程國際學術會議
    第四屆先進材料和智能制造國際學術會議
     
     招 聘  
     
    中國科學報上海記者站記者招聘啟事
  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
 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2023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
    中州實驗室林圣彩院士團隊招聘啟事
    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誠邀參加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
    重慶三甲醫院眼科招聘啟事

     
     [field]如需修改領域,請您點擊這里。  
    要 聞    
     
    ·張杰院士:為孕育重大原創成果營造溫暖的“家”  10-11
    ·再度刷新世界紀錄!“九章三號”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研制成功  10-11
    ·用ChatGPT偽造手稿,十幾篇論文被曝光  10-10
    ·鄔賀銓院士: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創造更好環境  10-10
    ·寧可不上排行榜,這所高校也要打破“工科理科化”  10-10
    ·就職典禮上,哈佛首位黑人女校長提出4個問題  10-10
    ·患病后,他高薪聘請研究人員,“沒有一個人工作超過3個月”  10-9
    ·朱松純:30年潛心研究通用AI  10-9
    ·《科學》(20231006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 10-8
    ·北大教授被冒用身份推薦股票|一周動態  10-8
    ·韓啟德院士:學科交叉研究不是做“拼盤”  10-8
    ·《自然》(20231005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 10-7
    ·35歲辭職深造、45歲與丈夫合發Nature!她說:人生總有新篇章  10-6
    ·博士為找工作參加培訓,結果背負大額債務  10-6
    ·“沒有科學,誰也不可能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國家”  10-6
    ·“他和霍金很像”:20歲華裔少年獲全球數學大獎  10-5
    ·追“星”女孩遠赴重洋開展科研,成果在Nature發表  10-5
    ·中國科學院院士、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鄭光美逝世  10-4
    ·周忠和院士:熱河生物群隱藏的生命演化密碼  10-4
    ·全球唯一!陳孝平院士獲2023年度國際肝膽胰協會杰出貢獻獎  10-3
    ·“她為什么換了導師”,一篇碩士論文為啥走紅?  10-3
    ·讓中國的主動光電載荷遨游太空,這支隊伍怎么做到的?  10-2
    ·嫦娥五號團隊榮獲國際宇航科學院最高團隊榮譽  10-2
    ·《科學》(20230929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 10-1
    ·“雙非”高校首篇Nature!37歲一作花3個月寫完初稿  10-1
    ·陳發虎:肩扛“國家責” 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  10-1
    ·《自然》(20230928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 9-30
    ·處理了1000份基金申請書,總結出13點經驗  9-30
    ·天下苦導師久矣?《她為什么換了導師》走紅網絡  9-29
    ·124位科學家聯名批判!這個理論究竟是不是偽科學?  9-29
    ·多名學生指控導師歪曲數據,要求Nature撤回室溫超導論文  9-28
    ·“雙非”高校博士首發頂刊:搞出個“零”的突破!  9-28
    ·張永亮:在最高最冷的地方采冰芯  9-28
     
    進 展    
     
    ·《當代生物學》:貓咪如何發出咕嚕聲? 10-11
    ·《自然—通訊》:水稻籽粒也有“高矮胖瘦” 10-8
    ·《前沿研究雜志》:研究發現花生黃曲霉抗性關鍵候選基因 10-6
    ·《植物生物技術雜志》:我國學者建立高效白樺基因編輯體系 9-28
    ·《自然—天文學》:科學家揭示超大質量黑洞吸積輻射能譜新規律 10-8
    ·《自然》:反物質和普通物質都會受引力作用自由下落 10-7
    ·《自然》:我國科學家發現M87星系黑洞噴流周期性擺動 9-28
    ·《通訊—地球與環境》:均衡使用氮肥可使全球減少1/3施肥量 10-7
    ·《分子》:喝酸奶能去大蒜口氣 9-28
    ·《自然—通訊》:蚯蚓每年或讓全球糧食增產1.4億噸 9-28
    ·《自然—通訊》:慢性壓力促進乳腺癌進程的研究取得新突破 10-11
    ·《胃腸道》:我國慢性乙肝預防和控制取得顯著成就 10-9
    ·《自然—代謝》:研究揭示調控腫瘤耐藥和轉移的新機制 10-7
    ·《自然—遺傳學》:學者揭示阿爾茲海默癥的遺傳新機制 9-28
    ·《自然—催化》:新過程用水直接加氫乙炔制乙烯 10-8
    ·《德國應用化學》:界面自組裝手性硒納米膜的對映選擇性識別 10-7
    ·《自然—催化》:烯烴遷移雙加成設計新策略 9-29
    ·《先進功能材料》:科學家開發出液態金屬基自振蕩異質薄膜材料 10-10
    ·《先進材料》:有機π-共軛大環發光分子研究獲進展 10-8
    ·《增材制造》:蘭州化物所3D打印含油自潤滑材料研究獲進展 9-28
    ·《機器智能》:秒級預測蛋白質結構的大模型上線 10-11
    ·《先進量子技術》:研究制備微型高精度集成鉆石量子電流傳感器 10-10
    ·《先進材料》:鈣鈦礦量子點/膽甾相液晶圓偏振激光研究迎進展 10-7
    ·《自然—地球科學》:科學家揭示洋底高原的形成機制 10-8
    ·《農林氣象學》:樹木徑向生長響應物候變化研究取得新進展 10-7
    ·《自然—地球科學》:2.5億年后的超大陸,哺乳動物能生存嗎 9-28
     
    博 文    
     
    ·AI如何顛覆學術出版  孫學軍
    ·衡量人機融合(人機高效協作)好壞的關鍵指標  劉偉
    ·科學網9月十佳博文榜單公布!  科學網編輯部
    ·一流大學與一流城市  馮大誠
    ·為什說做科研需要“先熱火朝天地干起來”的態度?  徐芳
    ·西班牙第二大城市——巴塞羅那(Barcelona)  高關中
    ·劉姥姥和伽利略  文雙春
    ·名家博士論文7:彭桓武先生的兩個博文論文  寧筆
    ·牛頓第一定律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在哲學統一性  陳儉海
    ·聊聊“出彩”學術論文產出過程  劉慶生
    ·流拍的當代藝術名作和經久不衰的《向日葵》  陳怡
    ·學術哲學的邀請—通往交叉研究的路在何方  姚偉
    ·我們不知道答案的125個科學問題(57)手性之謎  張林
    ·評審的樂趣  信忠保
    ·經常跑一跑、看一看,對城市會有鮮活的認識  馬臻
    ·知識是對困惑的合理性回答  單治超
    ·科學世界里的瘋狂是一種美德嗎?  李俠
    ·轉會與人才流動  周浙昆
    ·科研創新的靈感  劉東友
    ·回歸真實  李曉瑜
    ·“導師”和“研究生”的“博弈”  丁海霞
    ·與“癌王”抗爭:既然“種子”早已種下  呂秀齊
    ·踐行季羨林主義  張海霞
    ·南極冰事(26)高極、冷極和干極  張武昌
    ·系統學、系統科學、系統工程與系統思維  陳安
     視 頻 直 播     
     
    ·我國科學家領銜的成果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 10-11
    ·痛別!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艦船領域專家潘鏡芙逝世  10-9
    ·3小時5分30秒!西工大仿生“信鴿”飛行器再破世界紀錄!  10-9
    ·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  10-4
    ·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 10-3
    ·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 10-2
    專 題 2023年諾貝爾獎  
     
    ·諾獎是對堅持長期主義與良好科研生態的回報  10-6
    ·量子點:電子“蝸居”,納米嶄露頭角  10-5
    ·這位諾獎得主,無償為中國企業擔任科學顧問  10-5
    ·除了泄密烏龍,這屆諾貝爾化學獎又“不純”了?  10-5
    ·他們為納米技術的發展應用播下“彩色種子”  10-5
    ·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 10-4
    ·新晉諾獎得主的“四十年逆襲”有何啟示?  10-4
    ·基礎科學研究的成功開創了科技發展的新空間  10-4
    ·將人類帶進阿秒時代!2023年物理學諾獎得主升級世界最快相機  10-4
    ·諾貝爾物理學獎:“阿秒之母”問鼎,可惜一獎不能頒4人  10-4
    ·今天早晨,我國科學家剛收到這位諾獎得主的郵件  10-3
    ·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 10-3
    ·諾獎解讀:一場科學接力,他們突破成藥性關鍵問題  10-3
    ·坐四十年冷板凳終獲諾獎:他們失敗,但從未放棄  10-3
    ·因新冠疫苗一戰成名,mRNA研究熱還將持續  10-3
    ·和生命中的貴人一起登頂諾獎!為什么是她?  10-2
    ·剛剛,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!  10-2
    ·什么研究才能拿諾貝爾科學獎?  孔鵬洲
    ·百年老店諾貝爾  顧伯洪
    ·諾貝爾科學獎頒發之后的冷靜思考  陳德旺
    ·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  孫學軍
    ·180 熠熠發光的量子點-2023諾貝爾化學獎有感  周霽罡
    ·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簡介及其他  諸平
    ·mRNA獲得大獎,但環狀RNA才是更重要的藥物分子  孫學軍
    ·卡塔琳獲諾獎的四點啟示  陳德旺
    ·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簡介及其他  諸平
    ·坎坷人生路︱致敬新科諾獎得主卡里科博士  張海霞
    ·202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簡介及其他  諸平
    ·名家博士論文6:楊振寧先生之父楊武之教授博士論文  寧筆
    ·今年2023諾貝爾獎的預測(2023-9-30)  李劍超
    ·諾貝爾獎獲獎技術的關鍵改進  諸平
    專 題 人事變動  
     
    ·世界知名同位素地球化學家Ellam全職加盟天津大學  10-11
    ·周天華任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主任(兼)  10-9
    ·楊珉任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 10-7
    ·河北工程大學主要領導調整  10-6
    ·張靜輝任東北電力大學黨委書記  10-5
    ·廣東兩所高校領導班子調整  9-30
    ·曾祥君任湖南理工學院院長  9-30
     注冊 |  登錄 |  訂閱電子雜志 |  退訂電子雜志 |  續訂電子雜志 |  電子雜志過刊聯系我們

     

     

    關于我們 | 網站聲明 | 服務條款 | 聯系方式 | RSS | 舉報 | 中國科學報社 京ICP備07017567號-12  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2783 
    Copyright @ 2007- 中國科學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